首页 资讯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39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解纷促和

体育正文 150 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39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解纷促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39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解纷促和

初夏,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各式香料商品琳琅满目、芬芳扑鼻,车辆频繁穿梭,人来人往,一派繁忙。在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píngtái)大厅,信访工作站人员正(zhèng)耐心(nàixīn)接待来访的客商(kèshāng),一一登记,向他们讲解受理、办理流程和相关法律政策。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县委政法委的(de)部署,在县信访部门的指导(zhǐdǎo)下(xià),在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设立信访工作站,方便商户反映问题。

“这是信访工作下沉、前移(qiányí)到企业的创新(chuàngxīn)之举,深受商户欢迎和好评。”陆川县信访局局长李居春告诉记者,目前,工作站已受理矛盾纠纷信访事项63件(jiàn),办结57件,没有发生过非访、集体访。

陆川县通过干部回乡解纷促和、“矛调在线”平台应用、依法打击非访等硬核举措,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生根。2024年(nián),该县实现“三降四好”(信访总量(zǒngliàng)下降47.04%;集体(jítǐ)访批次、人次(réncì)分别下降43.52%、42.98%;信访积案下降36.17%;法治化考核指标稳步(wěnbù)(wěnbù)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向好、命案防控治理稳步向好、干部作风转变稳步向好)目标。今年第一季度,全县信访总量同比(tóngbǐ)下降15.67%。

横山镇旺坡村下寨村民(cūnmín)小组因祠堂围墙被损毁,与相邻门口(ménkǒu)垌村民小组产生矛盾纠纷。

2月12日,旺坡(wàngpō)村干部回乡工作队队长、陆川县(lùchuānxiàn)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范思熠专程回来,联合镇(zhèn)村干部,邀请两队的村民代表“面对面”协商。

“大家都姓范,一家人当场把事情讲清楚。”同族人坐在一起,范思熠发挥专业优势,融合法律刚性和情理柔性(róuxìng),详细讲解民法典等法律的相关(xiāngguān)规定,分析家族和睦对后代成长的积极影响,引导双方换位(huànwèi)思考,逐步消解心结(xīnjié)。

2024年,陆川县创新开展“转作风、传美德、扬正气、促和谐”活动,组织3900多名本土干部回到原籍村屯(cūntún),与(yǔ)镇村干部、网格员组成154支工作队,带着(zhe)“情理法(qínglǐfǎ)熟”的优势下沉至每个村屯,开展信访维稳工作。

“同宗同源的血脉联系,让群众(qúnzhòng)更愿意对我们敞开心扉。”在良田镇(zhèn)冯杏村参与调解的县直机关干部冯某深有感触。

回乡工作队发挥(fāhuī)人熟、地(dì)熟、情况熟优势,将一件件骨头案就地化解。

在清湖香港城农民工欠薪信访(xìnfǎng)事项中(zhōng),重庆开州区农民工王某多次越级上访、缠访,回乡干部跨区域协调,运用法治思维终结(zhōngjié)了困扰4年(nián)的缠访难题。乌石镇的吕某与吕某某因建房引发纠纷,回乡干部联合法院、住建局连续数月调解(tiáoji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信访人主动送上锦旗致谢。

据统计,2024年,陆川县干部回乡工作队共排查矛盾纠纷587起(qǐ),走访重点人员1688人次,接访(jiēfǎng)群众(qúnzhòng)4059人次,助力镇村化解中高风险信访问题16件。

乌石镇龙化村的“礼让路”成为当地“新(xīn)地标”——这条由村民主动(zhǔdòng)让地拓宽的村道,得名于清代“六尺巷”典故,回乡干部借鉴“礼让和谐”的传统智慧,成功化解多起邻里纠纷(línlǐjiūfēn)。

如今,陆川县将(jiāng)传统文化智慧融入基层治理,推动14个村建成(jiànchéng)“六尺巷”工作法示范点。

“干部回乡(huíxiāng)让法治与(yǔ)乡情融合,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陆川(lùchuān)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红飞表示,干部回乡不仅带回了资源,更重塑了“以和为贵”的乡村治理文化。

2024年陆川信访量“断崖式”下降47%的背后,有个关键数字:全县通过(tōngguò)“矛调在线”平台录入矛盾纠纷6149件,办结率97.9%,创下玉林市“四个最(zuì)”:发现纠纷数最多(shùzuìduō)、数据最实、领导批示最多、部门联动最全(zuìquán)。

“这个(zhègè)由玉林市开发的(de)数字化平台,已成为陆川信访源头治理的‘智慧中枢’。”李居春说。

“过去矛盾层层上报,现在手机(shǒujī)端实时录入。”李居春演示系统(xìtǒng)时介绍,平台打通村干部排查、警综联动、诉前调解(tiáojiě)等6条通道,构建起矛盾纠纷“发现—交办—化解—反馈”闭环。

针对某小区物业纠纷,系统自动预警后,住建、司法等部门联合介入,避免(bìmiǎn)群体性事件发生(fāshēng)。

廖某劳务欠薪(qiànxīn)信访事项中,信访局(xìnfǎngjú)通过系统联动住建、人社(rénshè)部门,督促建设方与总承包单位主动垫付3.47万元工资,信访人签署罢访承诺书。

马坡镇光伏(guāngfú)发电(fādiàn)项目分红纠纷,通过“必商机制”推动全县9件信访突出问题化解。

今年一季度,陆川县通过“矛调在线”平台录入矛盾纠纷(jiūfēn)3247件,任务分派率达(lǜdá)97%,镇村干部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激发,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稳定新局面(júmiàn)。

陆川县还通过“矛调(máodiào)在(zài)线”平台实现科技+法治双驱动。每月举办一期的“解纷促和(cùhé)大讲堂”视频会,把镇村干部打造成为信访维稳的“特种部队”,让在矛盾(máodùn)纠纷调处中表现突出的镇、村、单位进行经验介绍,存在问题的进行反思表态发言,提高了主动排查的积极性以及矛盾纠纷调处效率(xiàolǜ),实现矛盾风险“发现得了、化解得好”的目标。

2024年,清湖镇余某、珊罗镇戴某因缠访闹访分别获刑1年8个月、1年9个月的消息引发(yǐnfā)热议。这是陆川县推行信访法治化“双向规范”的典型案例:既规范公权力(gōngquánlì)运行,又依法处置违法行为(wéifǎxíngwéi)。

信访法治化离不开对(duì)违法行为的(de)刚性约束。陆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五个法治化”的要求,坚持“三到位一处理(chǔlǐ)”原则,用法治利剑维护秩序,以“双向规范”破解信访困局。

推行“纪委+信访”“公安+信访”联动机制。2024年以来,对工作不力的5个单位(dānwèi)发函督办,约谈责任人(rén)3名,对违规上访人员拘留2人、治安处罚(zhìānchǔfá)5人。

整治(zhěngzhì)“公民代理”乱象(luànxiàng)。由(yóu)法院牵头对马坡镇滕某等经常代理他人信访,甚至暗中串联、煽动他人进行缠访(chánfǎng)、越级访的行为进行约谈提醒、训诫,落实相关办案人员和村干部的责任,严格规范代理行为。2024年(nián)至今,全县共开展规范公民代理宣传23次,约谈公民代理人3人,防范不当代理引发信访上行39件次。

普法与执法并重。全县通过开展“条例五进”活动,覆盖(fùgài)10余万群众,发布“以案(yǐàn)说法”短视频,播放(bōfàng)量突破120万次。温泉镇林某等3人进京走访被训诫后,县联席办立即对属地镇发出督办函,彰显“维权不能(bùnéng)违法”的法治导向。

“法治化(fǎzhìhuà)不是简单‘管住群众(qúnzhòng)’,而是让各方都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陆川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傅剑武介绍,通过集中学习《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等制度,明确“三个不予受理”界限(jièxiàn),2024年全县信访事项(shìxiàng)一次性化解率由(yóu)原来的82.19%提升至95.75%。

从干部回乡的“温情调解”到矛调在线的“智慧治理(zhìlǐ)”,再到法治红线的“刚性约束”,共同构成陆川治理的“铁三角”,有力促进了当事人从“信访(xìnfǎng)不信法(bùxìnfǎ)”到“信访也信法”的观念之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39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解纷促和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