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体育正文 293 0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近年来,实验区凭借得天独厚的(de)风能(fēngnéng)资源,吸引(xīyǐn)许多新能源企业纷至沓来。然而,复杂多变的天气也给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与运维带来重重挑战。在这场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实验区气象(qìxiàng)局构建的全链条气象服务体系,成为海上风电产业安全发展的坚实后盾。

  受台风“蝴蝶”影响,6月14日至16日,平潭(píngtán)出现9至10级大风,实验区气象(qìxiàng)局通过平潭海洋气象服务平台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多亏了气象局,让我们有效避免(bìmiǎn)了设备损失和安全事故(ānquánshìgù)。”福建平潭大唐海上风电有限责任(yǒuxiànzérèn)公司总经理牟清俊说。

  在(zài)风机建设、日常运维等各个环节,气象部门(qìxiàngbùmén)发挥着不可或缺(bùkěhuòquē)的作用。2021年,由实验区气象局研发的平潭海洋气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实现风电场周边7天精细化预报。该平台可提供10至100米梯度风场(fēngchǎng)、海表温度和雷电概率等关键气象要素。“以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我们(wǒmen)常常力不从心,现在有了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我们可以提前做好(zuòhǎo)准备。”福建平潭大唐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显美风电场电气班班长李(lǐ)文豪表示,4月到9月出海频率(pínlǜ)较(jiào)高,每天都有工作安排,有了平潭海洋气象服务平台的帮助,他们能够在安全时段出海作业。

  数据统计,企业依托平潭海洋气象服务平台提供的高分辨率海浪、风场(fēngchǎng)实时预报,可(kě)提前规划最优出海路线,燃油成本降低15%以上,风机故障处理(chǔlǐ)效率提高30%以上。根据(gēnjù)平台中长期气象趋势分析,企业可精准安排施工窗口期,海上风电安装效率提升20%。“这个(zhègè)平台就像是‘智慧大脑’,能随时掌握海域气象情况,帮助我们作出更加科学(kēxué)的决策。”牟清俊表示,他们(tāmen)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调整风机运行,既有力保障了人员安全,又有效规避(guībì)了财产损失。

  在风机建设初期,精准的(de)气象评估(pínggū)至关重要(zhìguānzhòngyào),从企业(qǐyè)风电场选址起,实验区气象局(qìxiàngjú)便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在风机建设初期,我们为风电开发项目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气象数据资料,为风电场的选址提供重要依据。”实验区气象局办公室负责人余文馨介绍道,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深入评估平潭海域的风能资源,确保风电场能够建在风能资源最(zuì)丰富、最适宜的区域。

  除了精准的(de)(de)天气预报,雷电防护也是海上风电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zhòngyàohuánjié)。随着现代(xiàndài)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风机的高度和安装位置使其容易遭受雷击。为此,实验区气象局与高校携手(xiéshǒu),研发出适合海上风电防雷检测的技术产品,可对风机叶片、接地装置等(děng)雷电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测,有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高校、院所、风电企业的(de)合作,进一步强化海上风电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技术研发。同时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nénglì)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深度融入‘海上福建’建设,为打造‘零碳岛’平潭(píngtán)样板(yàngbǎn)贡献(gòngxiàn)气象力量。”实验区气象局服务中心(防雷中心)负责人林彬表示。(作者:廖慧娟/文 林君斌(línjūnbīn)/摄)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